自2022年12月全国首家自治区级行刑衔接食品检验实验室在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揭牌以来,实验室共收到来自广西各级公安及市场监管部门送来的400余批案件稽查样品,检验检测项目涉及抗疲劳类、降压降糖降血脂类、解热镇痛类和减肥类的非法添加化学合成药物、重金属污染、动物源性成分鉴别及其他标称有效成分等,其中80%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行刑衔接实验室在接到样品后,迅速开启食品执法检验检测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开展检验,发出报告。充分发挥技术利剑,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助力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办,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行刑衔接食品检验试验室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联合设立,以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依托单位进行建设,负责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持与服务,对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联手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和着力破解食品检测鉴定难题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技术支撑,高精尖仪器护航!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治区公安厅行刑衔接食品检验实验室里配备多台套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分辨质谱仪等高端精密仪器,已具备1000多项涉及食品、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药品、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理化项目的快速筛查与定量检验能力。
打击犯罪,重在唯快不破!
为进一步支持食品领域案件稽查执法工作,提高案件稽查效率,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治区公安厅行刑衔接食品检验实验室起草并实施《食品执法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工作规程》,对符合规程的案件稽查样品优先受理、优先检验、优先出具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涉案样品进行检验检测,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时间,由国家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特殊紧急样品可在24小时内完成第一遍筛查,两到三天实现精准定性定量检测。
勇于担当,砥砺深耕守底线!
行刑衔接食品检验试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前,团队已经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领域深耕多年,不断积累经验。2018年,广西查处的茵曼金公司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就是检(检验)行(市场监管)刑(公安机关)密切协同、加强执法协作的典型案例。2018年4月,群众向南宁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举报,称其服用广西茵曼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茵曼金公司)生产的保健食品海参牡蛎颗粒片和金花茶牡蛎颗粒片后,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呕吐等不良现象,怀疑产品有问题。接警后,治安支队立即将群众提供的产品样品送至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团队成员经过连续多日通宵达旦的奋战,发现样品中可能含有国内未经报道的新型那非类化学合成物质,经过创新技术攻关及严谨的方法学验证,成功鉴别出两种产品均含有非法添加新型那非类化学物质“2-羟基丙基去甲他达拉非”,为全国首次发现此类非法添加物质。针对“2-羟基丙基去甲他达拉非”非法添加物无标准检验方法的难题,团队组织研究制定补充检验方法,《食品中2-羟基丙基去甲他达拉非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通过专家评审,该方法可用于案件稽查工作,为案件查办固定关键证据,解决关键的案件定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茵曼金”案件因涉案金额高达2.54亿元,得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表扬,被公安部评为2018年上半年全国十大典型案件。
近年来,团队还在“广西黑骨藤”非法添加案、“802系列假酒案”“田林县乐里红色河水事件”等案件中贡献了专业的智慧和扎实的技术支持。
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广西南宁市佛子岭路42号 邮编:530029 FAX:0771-3134061 TEL:0771-3134061
GUANGXI-ASEAN FOOD INSPECTION CENTER
桂ICP备17004038号-2 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信息中心 维护